梅江区检察院“四注重四强化”高质效办好民事支持起诉案件
梅江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以“四注重四强化”工作举措高质效做好民事支持起诉工作。2022年以来,共办理对诉讼能力偏弱的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诉讼弱势群体支持起诉案件27件,法院裁判支持金额共计267万余元。
一、注重“拓源”,强化线索收集。一是加强内部协作。民事检察部门加强与刑事检察、控告申诉检察、未成年人检察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案件线索、处理结果双向移送工作机制。2022年至今,内部移送民事支持起诉案件线索共21条。二是加强外部联动。加强与法院、司法、民政、妇联、残联、劳动监察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获取涉及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案件线索。三是加强职能宣传。利用“两微一端”平台,法治宣传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大力宣传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工作职能与做法,积极引导农民工、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并广泛收集案件线索。
二、注重“精准”,强化依法履职。一是突出线索研判。围绕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维权弱势群体,以及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工伤待遇、扶养费等案由,组织办案经验丰富的检察官从线索管辖、诉求内容、法律规定等方面进行研判,挖深挖透线索价值,提升线索成案率,共排查弱势群体56名,线索40条。二是做实调查核实工作。受案后,核查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申请人是否属于诉讼弱势群体、是否符合支持起诉条件共56人次。立案后,依法协作调取相关证据材料7件,提出支持起诉意见25件。三是用好支持起诉权。加强对支持起诉指导性案例和工作指引的学习,准确理解把握支持起诉内涵,把握介入限度,避免对法院的审理及判决产生干扰或不良影响,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注重“质效”,强化工作举措。一是“支持起诉+检察和解”,力促矛盾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贯穿于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始终,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以节约司法资源,减少当事人诉累,促成涉案当事双方和解7件。二是“支持起诉+公开听证”,强化释法说理。践行“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赢民心”理念,通过公开听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动检察办案更加透明。共开展支持起诉检察听证案件6件。三是“支持起诉+司法救助”,兜住民生底线。发挥司法救助救急解困的民生保障作用,坚持“应救尽救”原则,及时向因案致贫返贫、因案致困当事人进行司法救助,共为申请民事支持起诉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2人,发放救助金4万元。
四、注重“长效”,强化机制建设。一是深挖问题根源。注重发现个案背后的深层次社会问题,通过检察建议促进建章立制,以“我管”促“都管”。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2份,有力督促纠正适用法律错误、企业恶意注销等问题,真正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二是建立协作机制。今年初,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支持起诉中心,同时牵头区人民法院、市公安局梅江分局、区司法局等九家单位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协作机制,加强和规范民事支持起诉工作与民事审判、法律援助、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等工作有效衔接,以点及面促推社会特殊群体维权综合治理,形成保护合力。三是数字赋能监督。探索搭建“支持起诉+”线上数据监督平台,以数字赋能为支持起诉工作“加速”,切实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如2024年,梅江区检察院利用“企业恶意注销法律监督”数字监督模型,筛查出案件线索,帮助劳动者追回工资欠款人民币1.7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