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检察动态 >> 工作动态 >> 阅读全文

【为民办实事】普法活动进校园,提升师生识“骗”能力

发布时间:[2021-04-23] 责任编辑:梅江区人民检察院 浏览次数:34264

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未成年人安全意识、法治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近日,梅江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黄浩检察官走进梅江区金山小学开展“普法知识进校园”宣讲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422094953.jpg

宣讲中,黄浩检察官通过数据分析、以案释法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解了电信诈骗的种类、特点、危害以及应对电信诈骗的有效方法,内容生动有趣,贴近校园生活,让孩子们在“有趣的讲课”中实现“有效的学习”。

微信图片_20210422094948.jpg

此次“普法知识进校园”活动,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 

相关知识: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就是利用电话、互联网等通信终端和媒介,通过电话、短信、网页、QQ、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批量发布、传播虚假信息,设置骗局,诱使被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种类繁多】

电信诈骗的方式有很多,而且随着大家反诈防诈意识的提高,诈骗分子的骗局也不断升级,诈骗方式大约有 57 种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多,主要有“网络贷款诈骗、“兼职刷单”诈骗,“购物退款”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发放奖、助学金”诈骗、“冒充老师或领导”诈骗,要求提供手机验证码诈骗、微信诈骗、点击短信中的链接诈骗等等。

【电信诈骗特点明显】

公安机关破获的诈骗案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诈骗分子无论花言巧语,手法如何翻新,最后都要落到一个点上,就是要钱,方式就是要你转账,要你汇款,要你点击不良链接,要你提供短信验证码,要你输入验证码、要你输入银行卡信息、微信密码等。

【“八个凡是”远离电信诈骗】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或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2)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或者网上贷款等要你先交钱的

(3)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4)凡是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

(5)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6)凡是自称学校老师、或领导要求你打款的

(7)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提供验证码、银行卡密码的

 (8)凡是以各种理由要钱的,都切勿轻信!